很多人都認為,夫妻結婚以後就是「共有財產」制度,
但其實這個說法不對喔,其實夫妻婚後財產並不共有,
那為何離婚時還要分財產呢?
有什麼方法能讓夫妻財產各自獨立擁有?
(一)夫妻財產本就各自管理
民法上有分「法定財產制」和「約定財產制」,
而若是未以書面契約另行約定的夫妻,
原則上都是直接適用「法定財產制」。
按民法第1018條規定:
夫或妻各自管理、使用、收益及處分其財產。
由此可知,其實適用法定財產制的夫妻,
本就是各自管理各自的財產,
而會讓大家有共同財產的錯覺,
可能是因為「離婚」時所適用的「剩餘財產分配」。
(二)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
按民法第1030-1條規定:
法定財產制關係消滅時,夫或妻現存之婚後財產,
扣除婚姻關係存續所負債務後,如有剩餘,
其雙方剩餘財產之差額,應平均分配。
但下列財產不在此限:
一、因繼承或其他無償取得之財產。
二、慰撫金。
由此可知,法定財產制的夫妻在婚姻期間,原則上都是各自管理、處分財產,
但是當雙方離婚時,就會將所有的「婚後財產」列入計算,
該扣的扣一扣之後「平均分配」,少的一方可向多的一方主張
「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」。
可能也是因此才讓大家認為夫妻都是「共同財產」,但其實不是喔!
那能不能完全分開,連離婚都不要被分配?
可以。
(三)分別財產制
按民法第1004條規定:
夫妻得於結婚前或結婚後,
以契約就本法所定之約定財產制中,
選擇其一,為其夫妻財產制。
次按民法第1044條規定:
分別財產,夫妻各保有其財產之所有權,各自管理、使用、收益及處分。
由此可知,夫妻若是婚後以書面契約選擇適用「分別財產制」,
則夫妻財產就「完全」「各自」獨立管理,
離婚時也只需要各自帶走自己的財產,
且沒有剩餘財產分配的適用,
所以你的財產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,
可以想成「結人不結財」的概念。
若有其他婚姻問題,歡迎加入賴官方找阿暉律師聊聊喔!